哲学的历程——西方哲学史

序章

古典哲学纲要:泰勒斯-中世纪

宇宙学-人类学-体系化-希腊化-罗马

序章:

生活中的问题何以成为哲学问题:一、哲学问题具备根本性;二、哲学观念塑造了人们当下的思维方式

观念像感冒:从周围吸取但无从得知。哲学:获得自己观念的清晰认识,有意识地了解起源,发现其特点,以此判定是否选择持有这些信念。批判性思维:不断与不同的、相悖的理念交战,充实并强大自我的观念。

哲学的定义:大众定义:关于生活问题持有的一般性观点。严谨定义:系统性研究经验的最基本结构,概念上尽可能清晰、经验上尽可能被确证、理性上尽可能融贯

寻求哲学理解与培植有意义的关系:无休止地探索新问题和旧问题的新维度

哲学标准:

  • 概念清晰性:概念是观念的载体,没有准确的概念,就会发生歧义
  • 经验确证性:尽可能符合人类的经验认识
  • 理性融贯性:不自相矛盾

评估论证

  • 能被接受?
    • 清晰?
    • 有道理
  • 论据充实?

演绎有效:前提为真而结论不可能为假

前提为真的有效论证:可靠论证

归纳强的论证:前提为真而高可能的论证

前提为真的归纳强的论证:有说服力的论证

哲学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技能

阅读哲学的策略:FOCUS

  • 事实
  • 观点
  • 批判
  • 经历自我审查

三个主要领域: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 其他:逻辑学、社会和政治哲学、宗教哲学

思考题:

国宴大师开设个人视频账号后发了很多烹饪视频,其中不仅有国宴还包含很多家常菜和西餐。有人评价道国宴大师做这些菜显得没有水平,大师就理应展示国宴;另一些人则表示,只要认真用心做,做什么菜的视频都好。这其实是在问:人是否总应该表现出与其身份相符的行为?因为涉及人理解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根本性问题。

人死后会归于虚无。弱论证:因为死后人在这个世界中不再拥有“心灵”。强论证:如果我们将存在定义为,对于外界环境产生反应,而人死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反应,说明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说明归于虚无。

第一章 古代

诗歌到哲学

泰勒斯

诗歌的角色——荷马的重要性:一切的缘起

  • 自然的秩序有神掌控,由于神的阴晴不定,自然也是无法预测的
  • 神并非无所不能,但也无法确定和理解

——自然和神的位置是是重叠的(自然具备了人格性)

道德原则:神追求的更多是力量、地位、荣耀,是否符合道义是其次的。但宙斯是个例外,富有正义感。

荷马的观点特点:世界秩序是由一些力量决定的;随机性;包括神在内一切物都服从于这股力量;诸神通过一些道德原则来评断行为(粗糙)

泰勒丝的伟大之处:预见自然现象,说明秩序的可预测(非人格的)

理解题

1.诗人的诗歌提供了一种对于世界充满文学性但较粗糙的解读。哲学问题的探讨在其中萌芽。

2.见上

3.见上

4.通过预测日食,实证地证明了其对于自然秩序并非不可预测的猜想。

5.宇宙学(外部自然)-人类学(以人为核心)-体系化-希腊化/罗马

思考题:

1.哲学的:关于世界本质的说明 非哲学的:道德准则等。荷马设计的秩序中,自然的混沌与神明的不可理解是相呼应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道德准则上神明遵从命运的力量又是完全主观设置的,并无符合经验的依据。

2.古代诗人-基于传统信念和流行意见。优势:站在多数人的立场更加轻松,更容易受欢迎和拥护。弱点:不具有进步性、发展性

3.死亡意味着什么?入睡后,周围的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吗?或者说,在睡觉这种处于半无意识的状态下,对人来说外部世界还存在吗?被要求履行一些义务职责,但发现并不一定需要去做。主要通过模仿他人。

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哲学

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

泰勒斯的问题和回答:什么统一了世界?水是万物本源

如何变化?蕴藏在事物中的一种力量——形而上学一元论,唯一原则是物质实体:物质一元论

阿纳克西曼德

依然是物质一元论,只不过换了一个原则——阿派朗(无定限) 时间无限 数量无限 不是任何一个属性

变化:一切对立都应该从无定限产生,归于无定限(像是一种道德规律)

阿那克西美尼

另一个原则:气 通过吹气实验验证

变化问题:膨胀或收缩

认识论:一、三属于朴实的经验主义,二则属于理性主义

毕达哥拉斯学派

灵魂不朽、通过禁欲来净化(摆脱轮回)、理智生活与宗教崇拜的连续

数学的一切即是实在

宇宙中总有有序和无序之间的对立——形而上学二元论

色诺芬尼

意见由与经验的对比后产生。

意见距离真理之间的偏差(怀疑主义)

对流行宗教展开批判

色诺芬尼的主张:神等同于宇宙

赫拉克利特

真理通过“逻各斯”发现——人们虽然有不同意见但遵从一个内在的普遍原则

米利都:不变是根本性,赫拉克利特:变化才是根本性

对立面统一

原则:火

不变的是规律本身

巴门尼德与埃利亚学派

实在是不变的(出现了较为严谨的推理过程)

存在是非创造、无起源的

存在不可分、不动、有限

看似离谱,又难以反驳

多元主义者

恩培多克勒

两个原则:一个构成性的统一原则,一个个别性原则

阿那克萨戈拉

模糊的心灵-物质二元论,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元素,但混有它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元素

德谟克里特和原子论者

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分、不变、数量无限、有区别、属性是中性的

知识论:真实来自于理性,经验提供虚假的知识

思考题:

1、原子主义,在保持前人“世界由一个终极实在构成”的路线基础上,提出用原子来作为这个实在,这个观点兼顾了理性上对于实在的不可分、不变的判断和感性上我们的感官认知。物质一元论。因为对于事物构成、事物变化的论证过于粗糙、武断,很难让人信服。

2、

毕达哥拉斯学派:宇宙的尽头是数学吗?

原子主义者: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吗

第三章 怀疑主义与走向成功的关键

哲学讨论主要议题何以产生变化:不同文化的交流、民主社会的潮流,文化权威信念的失去,实在讨论的无实质性进展

智者:怀疑主义对于哲学史的回顾:一切价值和标准都是相对的。真理是不可能获得的,因此不如追求个人的成功。

一切问题用自然或人为进行区分:道德问题仅仅是风俗或人为的问题

早期(保守 赞成人为)普罗泰戈拉:知觉上个人的主观主义,伦理上社会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这两种观点中矛盾的调和:社会风俗无所谓究竟客观是否为好,既然我们用以指导生活,说明是服务于我们的好的。(一种实用主义的辩护,一切的关切基于实践而非理论)

高尔吉亚:通过模仿形而上学的纯理性论证前人的反论,以此说明任何结论都是可以通过理性证明的,企图阐释形而上学的不可能。(修辞学重于真理本身)

晚期(激进 赞成自然)安提丰:道德准则:通过有无目击者改变行为策略(有目击 社会准则 无目击 自然准则)

塞拉西马柯:正义只是强者定义的,服务于强者。

卡利克勒:强权即公正(自然规律)

智者的贡献:拓展了问题讨论的范畴、清除性和腐蚀性的工作

苏格拉底:执着于当城邦的“牛虻”,一门心思寻找比他更智慧的人。

初期:求学于智者但产生怀疑。无知是灵魂的一种疾病,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照料灵魂

苏格拉底的方法:探问法/辩证法。人们对于洋洋洒洒谈及的术语的定义、概念并不明晰,充满修辞学上的虚伪。

  • 将对话引入哲学领域
  • 就一关键词语进行定义解释
  • 请求澄清定义
  • 进一步考察
  • 产生一个新的定义,发现不合适,不断重复前一个步骤
  • 对话者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的论证方法:攻击漏洞的方式

  • 结构上的缺陷,如循环论证
  • 归谬
  • 反例

知识论:观念的助产妇:真理客观存在,需要发现(天赋观念);比喻不合理之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真理都是唯一确定的。

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身体不是真正的个人,灵魂才是。身体只是“一件衣裳”

伦理学与“好的生活”:道德是一种自然准则。做有德性的人成就幸福,幸福应该是完全的人的目标。

认识与行动:德性与知识必须相统一,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所有德性也必须统一起来。因此,认识到善,就会行善。

(这里其实有点循环论证的意思,也就是在前提中加入了结论)

政治哲学:理论不充分 立场:不信任民主 治理应有专门负责治理的人(能力与知识相关联)

两个萌芽:社会契约 不认可判决但服从判决:履行约定责任

自然法:真正的法律符合普遍正义。不是法律不正义而是人不正义。

苏格拉底的遗产:学说影响、人格影响

“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哲学始于承认无知。脱离惬意的观念范围,不断明晰我们自身是否符合“一个有德性的人”,是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经反省的幸福,是一种肤浅的幸福。这种幸福只限于那个人物质上的满足。显然,这距离一个“正义的人”相差甚远。反思过度也会存在问题,由于对真理的目标的极度渴望而又无法获得陷入痛苦,失去对生活的激情。积极的反思应该是不断确认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切实地前进,而无论自己当下处于哪个阶段。

智者的务实的好处在于,让人确实在不断前进,但问题是往往走入歧途

思考题:1.不同意,意见已经在上面谈过。

2.客观的东西。也就是德性是恒常的。我们可以认为道德是一种自然准则,不是由人所决定的。

3.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当符合道德但与法律相悖时,这种相悖是制定法律时所没有考虑到的(这指的是制定的不完善,而非法律本身所应该能做到的不完善)。同意。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

第四章 柏拉图:寻求终极的真理与实在

知识论:

  • 反驳相对主义:当没有人是错的,所有人都是正义的时,相对主义无法处理正义与正义之间的矛盾:为什么相对主义的正义比其他相悖的正义更正义?这与相对主义的理念自相矛盾。——并非所有的意见都具有同样的价值。我们应该相信那些价值更高的意见作为正确的意见
  • 反驳感官经验:即经验主义。我们不能从感官获得真正的知识。感官体验到的永远是上一时刻已经被改变的事实,且让人陷入相对主义的的伪知识中。只是的对象通过理性把握,而非感官经验。
  • 知识不是真信念:真信念:事实为真的猜测。用理性来证明:知识(理性的捆绑)
  • 普遍的相是知识的基础:感官的流变与知识的不变的结合:特殊者共享普遍者的性质。(只是的对象:理念、相)
  • 知识通过回忆而获得:天赋知识:知识不是被创造,而是被找回。进入物理世界后,我们忘记了天赋的知识。通过苏格拉底式的辨证方法触发这一回忆
  • 柏拉图的分割线 :异议:不应该是这么简单的上升过程,且 阴影部分应该也投射了真理。

形而上学:阴影与实在

  • 作为相的实在
  • 变化问题:形而上学二元论:物理世界是流变的,理智世界是永恒的
  • 特殊者与相之间的关系。物理世界依赖于理智世界。实在的“程度”:有多么接近理想(完全实在),就有多实在(身处物理世界的我们如何考虑理智世界?尽管理智世界甚至不具备物理性质?)
    • 相是特殊者存在的原因(照片、图画、映像和它所表现得东西本身)
    • 物理世界的物相似于它的相
    • 特殊的对象分有了它的相
    • 相是评价的标准
  • 洞穴寓言
    • 阴影:物理世界低层次的实在(高层次实在的一个粗劣摹本)
    • 洞穴:物理世界
    • 地上:相
    • 太阳:善、最高的相
    • 启蒙:渐进、上升地接触高层次的实在,适应,最终理解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