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稳定的回所生活,基本的沃克沃克、半夜打球、回家睡大觉循环。

突然想到衡量音乐好听或者复杂的一个方式,就是能对某个感情色彩表达的多精准以及这个色彩有多复杂。拿色彩举例,最简单的色彩就是三原色,在音乐中就是大调小调表示欢快或者悲伤,这种是最容易理解的。当乐曲越来越复杂时,其色彩也像RGB色域上的罕见颜色一样难以形容,而表达的精准则涉及音乐的一致性,如果过于杂乱则听众难以形成一个对音乐具体的刻画。另外音乐,以及几乎其它所有人造物,从作者(生产者)到观众(消费者)都涉及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作品(信息载体)不能被直观地解读(或者说直观的解读是感性观念),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实际上是作品到作者的逆向过程(解码):揣摩作者的想法,音乐的结构、和弦、节奏是如何设计的,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分析(理性观念)。


Anime

  • 艾莉同学

    动画工房,你干嘛,all in这一坨。什么?你说连续三年进入轻厉排名?那确实得跟ももこ磕个头了。虽然实际上ももこ的原画主要是画工精致,人物动态和表情之类的其实不如动画,动画也真是同样把原作优秀的地方发挥了出来(缺点也是)。看完第一集就开始放空大脑,享受美少女,顺便听政委唱歌,后面男主什么低配实教操作也无所谓了。

  • 义妹生活

    制作穷不代表观感差,很久没有看这种时光静静流淌+长内心独白风格的了。情节这块黑长直回反而是处理得最好的,似乎非常隐晦地表现了前辈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继续发展关系。快把第二季端上来罢。

  • 败犬

    剧情断在这里上不去下不来,真气。前面感觉:我嘞个青春恋爱喜剧;后面:请问这是gal改吗,感觉每个人身上都要冒好感度了。这种题材最后不得不收束到这种路线选择了,看原作如何发挥。

  • 我三第四季

    虽然有某人的场外因素,该看还是得看。画面这块,除了方块人以外已经很难看出啥mc要素了,这效果远不是当初第一季能想象的,断断续续看完没啥太多好和坏的感想。

  • 素晴第三季

    稳坐异世界top3,依然的恰到好处的不正经和假不正经——反正前面都这么过来的所以现在这样也没问题吧,观众总能这样信任剧情的发展。坐等第四季。

  • 迷宫饭

    很有意思的题材,作者想表达的意图都能自然融入到迷宫饭中,主线推进也很清晰。

  • VTB忘关台

    佐仓也干了,感觉像烂梗合订本。

  • 蓦然回首

    开映第一天就线下看了,印象深刻的分镜蛮多的,比如无限缩小的教室展现空旷感(这里是监督新加的),以及最后四格漫画纸贴在窗户正中间仿佛贴符一般,瞬间多了一层吊唁的味道。最后还加了一段监督采访来凑时长,中间提到了故意给人物轮廓线留下很多没处理干净的草稿痕迹,制造一种粗糙的质感。可以说是藤本树以自己的风格交代了自己开始创作以来的心路历程以及其中的挣扎。

  • 胆大党

    干练的线条和色彩扑面而来的jump系热血感,但是剧情走的下三路,一度让我十分不适,超能力方面也马马虎虎,这剧情断的更是比败犬更让人憋得慌(物理意义)。ももこ要憋气到7月了。

  • 转天

    硬百合也是磕起来了啊嗯,可能还是因为女主太过直球导致没啥感觉,而且完全没交代前世,除了魔学之外似乎转生这个设定完全没啥用,不知道渡航在想啥。也是为了花碳+doriko的op和美少女吔完了。

  • 精灵幻想记

    夏和小厨必吃榜,反正我爽了。告别小老师后开始旅行属于是无职第一季青春lite版了,只不过不是一路打怪,而是一路收妹子。后面看到黑衣双刀(匕首)松冈没绷住,你是?不能忘记的桐老爷!说来SAO第二季还没看完…后面要是没有抢婚小老师就真没得看了。

Game

  • 幻耀的羽毛

    爽游。难度不高,俩小时内速通剧情关卡,无线关卡据说打四个小时能把分数打满。像素风街机3D弹幕射击,竖屏以获得最佳体验。

  • 黄油猫

    难度适中,美术精致,动画反馈流畅,机制创新都来说并没有很好利用黄油猫这个噱头。

  • 播种之谣

    其实把三代人都强行搞成美少女凑一块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大概作者是想以自己的风格来表达对亲情的感觉,这块处理的只能说很有同人味(立绘和cg也是,不过这画师可是popman啊,夜母人设,故意给钱少是吧),新颖性上当然是薄纱业界九成以上了,A爹的大手有作用的。

  • osu!

    算法又改了一次,虽然bp1被削了,但是很多choke涨了,所以总体又涨了100pp。唉唉然而什么时候才能有单图400pp呢,想在改映射之前完成这一成就。另外最近打算订一把wooting以表敬意,已经离开磁轴+rapid trigger这套组合拳了。

Novel&Comic

Book

Movie & Documentary

  • 哈利波特

    现在看确实没那么有意思了,毕竟很多fantasy的东西现在见惯不惯了。不过最后一部斯内普的纯爱令人动容,爆赞霍格沃茨第一深情。

  • 因果报应

    标题剧透系列,但是完全没猜到结局,翻中翻。对叙诡的应用确实薄纱大部分黄油,值得一看(另外内容实际上几乎和某某完全没关系)。

Music

9月之后的live狂欢从大原的上海演唱会开。本来上海开还是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后来衡量了一下还是觉得机会难得+喜爱程度高,最后结果来说这个决定确实没错,虽说像我这种为了live高铁过来呆一天还是普票应该还是很少的罢。另外就是顺便见见新老朋友,回收c104战利品如下:

新朋友是阿b上认识的旮旯民,因为卡拉ok字幕相关的技术问题加了好友,经历两年已经毕业社畜,同时也从旮旯脱身蜕变为live民了。说实话本人感觉没那么宅(个人宅的定义偏负面),偶像/live宅基本都是这样。至于演唱会本身,该唱的都唱了,看来大原事前做的市场调研非常成功啊,无职+高木同学专场,发挥方面对于一个唱作人来说也是说得过去的(mc寡言少语可以看出大原的确蛮自闭的)。再加上live前排到隔壁神山羊的队以及live后遇到的超绝coser和wota神人等现场趣事,总的来说作为下半年live连续剧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枕线上live,水谷瑠奈女士被新人薄纱了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大病初愈。新人实力强,台风又好,这自老师怎么就老能捡到宝呢?确实应验了以前的想法:自老师的两大法宝,一是炒作,二是看人能力。音乐能找到ryo和松本(自老师分别称为メジャー スター和マイナースター),甚至赤坂有参与到素晴的背景绘制中(估计是外包的,推特上赤坂评论自老师才知道的),真是神人坐一桌了。画师不用说了,枕系三板斧现在依然是萌绘风格顶尖。

爵士五重奏,第一次去Blue Note,没想到是边吃边听的形式,场地光线暗淡桌上的一排排橘灯格外显眼,氛围不错,倒是挺符合早期爵士作为背景音乐的特点。全场几乎没几个人像我这样完全不点菜干看的,不少人都是拉朋友来边交流边听。演出本身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器乐就是爽,而且这场是鼓手领衔的,比较符合口味。

DJ OKAWARI,了解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位是主做JAZZ HIPHOP的,还有自己的乐队,听完觉得还挺国际化的,主唱是日美混血。最后老哥穿着国安队服出来安可实在没绷住,不知道是staff的鬼点子还是本人喜好。

majiko,唱见出身后走正经唱作路线,和花碳和鹿乃这类偏地下活动的还不太一样。歌曲基本都是那种带点颠的帅,最典型的应该是狂おしいほど僕には美しい这种,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其他风格。比如live定番時空小箱这种偏抒情的,全场扔纸飞机环节也是挺有意思的,尤其是正好打着金黄的灯光,在二层的我望向楼下,金色海洋一片。

黑豹乐队,凑个热闹,感觉这么多年这乐队还活着也是神奇,虽然可以说窦唯走之后就已经似了。不过这个新主唱的实力确实没啥问题,难绷中场给赞助商打广告。

KOKIA,剧场声音效果确实好啊,不愧是很在乎声音表现的音乐人,了解其音乐理念的人应该都比较清楚KOKIA属于比较纯粹雕琢自己音乐的那类歌手,加上folk pop风格确实很难不爱。查经理发现儿时参与过唱诗班,感觉喜欢创作民族系的人早期都有类似经历,不然也不会做这种费力不叫座的音乐。

花碳,不用说,刷歌单的时候就已经爽飞了,在过去一年中最合心意的一位,纯粹的vocal系,纯粹的实力,无论是录音和现场其声音的灵活性和不同技巧游刃有余的应用令人着迷。即便在北京有些身体不适依然展示了水平超高的银河录,这歌本身就没啥人能唱得了。签名会之前去上了个厕所结果排到最后几个人,苦逼等了三个小时中间渴得不行还出去点了杯奶茶,前面gachi太能说了。虽然带了张碟最后还是签到立牌上了,怕签名被蹭掉不得不用手护了一路——没办法毕竟立牌展示方便一些。就如本人所说,花碳平常给人感觉有些ポンコツ(主持人翻译成蠢萌还挺准确),对话和握手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希望能唱久点吧。

Galneryus,又是没想到的选手,可惜北京场没唱举🗡,整体水平非常在线,尤其是小野基本没啥失误,拷打失败。意外的是国内金属粉丝非常活跃,群里天天99+,果然越小众越核心。

RAB武道馆配信,个人小推一手的街舞团体没想到这么快就武道馆了(其实也不快了),实力雄厚+风格成熟,观演体验十分舒适,后面邀请早期成员上台的画面给的感动情绪很到位。

tricot,年初的数摇,去年真是来了不少数摇乐队吧,toe10分钟一抢而光是真没想到,难道已成为时尚单品?另外没想到主唱给孤独摇滚写的カラカラ,应该还真有不少ylg为此而来,最后安可主唱问想听啥不少人提了,然而主场表示鼓手贝斯不会(鼓手非常驻贝斯生孩子),笑嘻了。

从上半年的小酌到下半年(更准确地说,仅仅是四个月)的狂欢,看日音live确实已经成为了新的爱好。究其原因,有钱看,有时间看。这两个因素永远是养成爱好的两个重要前提。不过和其它一般国内的live群体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就是日音live基本集中于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所以不像其它听众顺便到处旅游(大都市没多少可玩的或者基本玩过了)。25年不仅已经看了一场,还已经预定了三场(K姐、铃木木乃美、林志炫),可能最蛋疼的就是ylg最爱的木柜子乐队是一次没抢到,不知道以为是什么宇宙天团呢,感觉不如小众宝藏live一根。

另外最近终于把in the end给录了,105bpm的16分底鼓groove想打准还是挺难的。这次还是第一次用的midi+软音源录的,音色确实比电鼓自带的好,而且midi信号后期还方便调整力度和节奏,掩盖瑕疵。下面会练些简单曲子或者做点dtx mania的游玩视频。(啥时候才能买双踩呢。。。)

探店

  • 窑台四季涮肉 4/5 井盖推荐,确实不错,不过是否值得为此大老远跑一趟值得考虑。

  • 荣小馆/新荣记 4.5/5 调味食材都符合口味。

  • 人和馆 4.5/5 便宜好吃,糟制鱼真的很惊艳,冷菜却没有生腥味,糟味也控制得合适。

  • 阿金大白 4/5 白斩鸡新鲜便宜量大,俩人差点没吃完。

  • 牛排家 3/5 勉强及格,适合聚餐。

  • 腊罗巴云南菜 3.5/4 排了小一个小时,全场最佳:虫子鸡肉味嘎嘣脆,感觉没尝到最好吃的菜。

  • 台巷里 3.5/5 没啥太惊艳的菜,整体合格。

  • 喜家德 3.5/5 饺子这个东西本来也很难做得很惊艳。

生活

好女儿终于到了,看到发货延期的时候真实心凉半截,就像我本来点了两个韭菜盒子,结果跟我说只送了一个(以下略)。

个人感觉对于八百的售价来说,透明裙摆的质感稍微有些塑料,不过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看的方案了。与此相对的是,这张脸正得确实是八百的质量。和第一版表情相比更加柔和,某种意义上更符合本人性格。另外没有什么装饰的腿,腿型、比例和动态以及十分自然的蝴蝶结棉白胖次(?)部分也是值得称赞,把简单而精髓的东西做得无可挑剔其实很难。

我一般也只有爱到魔怔的角色会购入手办,但这两年一下子就多了仨。蓝妈妈甚至还想在粘土人之外再搞个脸正的1/7手办。

今年的最佳设备:录音机。既能录现场又能当声卡,而且32浮点录音不怕爆音。虽然好几次在现场因为线带错了或者没提前的原因录制失败,不过遇到喜欢的现场的录音很有价值。

年末学校科苑杯也是混进所队了,这可能是所里没有大神最有用的一集。最终只上了一场男双,感受了下比赛氛围,没有紧张,甚至比想象发挥得更好,不过由于对方还是强一档,拼尽全力最终9分没能上双。

驾照两个月断断续续练也是终于考完了,只能说XX宝典的题故意搞得很变态让人觉得要冲个会员好有钱赚。

听同学说所旁边就有个音频试听店,找了个时间solo去了一趟,老板看起来有点横,不过其实人不错,想听的耳机店里有就会拿来听,也不会催人走,带着音源过去随便听,不懂的型号还会科普几句,虽然本人十分社恐不想多交流。MM-500、1990pro、hd490、composer(akg原班人马打造)四个听下来MM500稀烂,结像虚,听感很空,不知道是不是拿小夜曲推平板的原因。其它三副都是好耳机,1990是最监听的,很中正,490相对来说澎湃一些声场小一点,composer在细节上更出色,动态有点吓人,不过其实差距并不大,从价格上来看更加印证了边缘效应,个人应该不会入手超过5k的耳机了。回去就日亚下单了hd490(比国行便宜大几百),顺便整了个坛友手搓前端,实际上hd490是用不着的,前端基本当一个桌面摆件。既然整了套设备,也该开始收一收CD了,目前打算一个季度至少收10张。

近两个月也是迷上睡前听助眠音声,之后会在bgm发一个年度推荐目录,总结去年个人喜欢的音声。听多了发现也是有点成瘾依赖了,不听个半小时一小时睡不着觉,恋声癖症状又加重了(悲)。正好老蓝牙耳机续航不太行,实测正常音量一个小时出头就耗尽了,而且左右电量不均衡。找来找去只有final和周防的联动是ASMR特调的,可恨的是只有江苏湖北有耳机国补不然能便宜100。做工还可以,ASMR相比来说更贴耳,功能方面睡眠模式和特意设计的手势操作和防咯防调的磨具都挺实用的,目前较为满意。就是感觉语音引导的音质有点烂,绝对不到128kbps。

另外也是申请到github pro了,终于能改private repo了。